关于2020年“最美辅导员”“最美大学生”等 候选人的公示
根据省委宣传部、省委教育工委、省教育厅《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度全省高校“最美辅导员”“最美大学生”推选活动的通知》,经学校推荐、通讯评审、现场评审等环节,遴选出2020年度江西省“最美辅导员”及提名候选人、“最美大学生”及提名候选人各10名。
根据省委宣传部、省委教育工委、省教育厅《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度全省高校“最美辅导员”“最美大学生”推选活动的通知》,经学校推荐、通讯评审、现场评审等环节,遴选出2020年度江西省“最美辅导员”及提名候选人、“最美大学生”及提名候选人各10名。
他是南昌航空大学在2016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,他是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院长,研究的领域是有机化学。李金恒的“化学反应”可不只是在实验室里,作为课题组的领头人,他带动组员交流,碰撞思想火花;作为教师,他指导学生,催发新的思考;作为学院领导,他带领学院创建新的篇章。
“金翼”是航空兵飞行学员毕业时获得的资格徽章,教练机是飞行学员翱翔蓝天梦想的摇篮。在中国教练机基地——中航工业洪都公司,有这样一位科技工作者,用智慧和心血,为飞行学员提供优质的教练机,铸造了逐梦蓝天的翅膀。他就是中航工业洪都公司总经理、L15高教机总设计师张弘。
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,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,江西中医药大学灸学院院长,附属医院副院长,江西热敏灸医院院长,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敏灸专业委员会会长,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,江西省针灸学会会长——这些都是陈日新的职务,众多傲人身份的背后是他31年来在中医灸疗领域的创新突破与辉煌成就。
新疆戈壁腹地自然环境恶劣,终年无雨,沙尘肆虐。一位地质教育科研工作者在这里坚守十三个春秋,默默耕耘,只为开发被誉为“核工业的粮食、战略核力量军工基石”的铀矿资源,他就是东华理工大学教师周义朋博士。在祖国的边疆,周义朋为了研发绿色高效铀矿采冶技术和工艺,像候鸟一样“逐矿床而居”。
赣州被称为世界橙乡,金灿灿的脐橙也是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“黄金果”,这一切离不开科技人员的辛勤付出。这其中,不能不提到一位科技巾帼英雄——钟八莲。30多年来,钟八莲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家乡这片红土,以一名农业科技人员特有的责任和情怀,破解了赣南脐橙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关键问题,为赣南脐橙产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35年来,徐保明始终如一地坚守在渔业技术岗位上,成为了江西省百千万工程人才、江西省百名农业创业服务标兵、全省优秀科技特派员、全国科普工作先进个人、全国科普惠农致富带头人、全国优秀乡土人才,荣获农业部“2016年农牧渔业丰收奖-农技贡献奖”。
江西省宜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“硬门二十四气推拿术”传承人郭小平,在江西和湖南两地拜数十位传承人为师后,他集众家之长,将祖传推拿和拜师所学武术气功、医术、易经融为一体,独创“二十四气推拿术”,该技术凭借300多年的历史沉淀、流派渊源,经过锐意创新,使其在传统医学中独树一帜。
郭璐萍是江西新余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医生,刚落地突尼斯,时差还没倒过来,她便投入到抢救妇婴的工作中。24小时内,她连续做了20个B超,上了7台手术,从死神手中夺回了2对高危妇婴。她独创的先进手术治愈了突尼斯妇女疑难手术病例,并且手把手培训当地医务人员,为当地留下一支扎根北非的“中国医疗队”。
1968年,谭策铭初中毕业后被下放到江西省九江县沙河乡泉塘村务农,1978年考入了江西农大林学系。在10年的知青生活中,他接触了不少森林植物。进入大学后,谭策铭因为热爱森林植物学,在校期间常利用假期上山采集、制作野生植物标本。大学毕业以后,谭策铭到九江县林业局从事林业工作。
他,1937年10月5日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东桥乡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。由于儿时的挨饿经历和对农村的感情,颜龙安大学毕业后,毅然申请回到故乡萍乡从事农业科研和,从此开始了漫漫五十多年与泥巴、水稻打交道的职业生涯。颜龙安成功选育“珍汕 97A”, 成为我国育出不育系的第一人,被誉为“杂交水稻之母”。
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作战中,陈训杨冒着生命危险在长江江面上划小渡船来回六次接送战士。
舍身救人的胡师文失去了右手和左腿。但他一直乐观向上,活出自己的精彩,也感染着周边的人。
他用一名军人的血性和忠诚,诠释了战友和一诺千金。
他常年在乡间地头采访,为民排忧解难,老百姓都称他为“老俵记者”。
一个肝脏、两个肾脏、一对眼角膜,五条生命。他以这样的方式与世界作最后的告别……
凭着刻苦专研的毅力和对航空事业的热爱,他为国家的航空事业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试飞保障团队。
虽退下戎装,但军人的热血依旧流淌,他不求回报,以爱国拥军情怀铸就了一股向善力量。
退伍41年来,为了乡亲们,段仁芳踏遍了山上每一寸土地,做了一件又一件好事、实事。
1968年,22岁刚刚退役的萧昌永从福建长汀来到江西赡养“妈妈”——牺牲战友蒋新苟的母亲。
几天不停不歇的救援让王平和队员们非常疲乏,一想到还有人可能被困,他又打起了精神……
33年前,艾宏忠退伍返回江西老家,可是在他心中,这身军装从未脱下。
他连续十年义务献血,用热血书写大爱精神;他勤勤恳恳一心奉献,成为爱岗敬业的标兵。
退伍后,他走上了创业路,凭着在军营中磨炼出来的品格,在市场化浪潮中闯出了一片新天地。
在熊厚礼家中,衣柜里挂着一套绿色的军装。这套军装,承载着已经转业17年的熊厚礼的人生信念……
他率领着合作社一路走来,激情豪迈,脚步铿锵,奏响了军人的旋律,谱写了共同致富的华章。
纪念馆门前的“爱国、创造、清贫、奉献”八个字,既是方志敏一生的概括,也是他一辈子的信仰。
28年来,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扎根基层,忠诚履行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,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。
他倾心尽力为居民服务,将一个落后社区打造成环境优美、治安良好、生活便利、人际关系和谐的全国先进社区。
无偿献血16年,孙立法所捐献的血液足以挽救30多个普通病人的生命。
脱下军装后,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职责,生死瞬间,冲入火海救人,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英雄颂。
他退伍后辞职离乡,在上海大胆闯出了一片天地。富裕后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和战友提供帮助。
有一群患者,因为肠道或泌尿道疾病造成腹部有一个像玫瑰花一样的造口,被称之为“玫瑰花”人。有一群人,用爱串起生命希望,让造口患者们活的更有尊严,她们是国际造口师。万淑琴,江西省肿瘤医院主任护师、江西省首位国际造口治疗师。30年的护理生涯,10年的伤口造口护理,她无怨无悔,给“玫瑰花”人生的信心、活的尊严。
吴莹,1987年9月出生,大专学历,是宜丰县妇幼保健院一名平凡的保健护师。她心地善良,为人质朴,慈爱亲和,勤奋好学,善于钻研,工作负责,是该院中医保健的技术骨干。吴莹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,小时候的她,长得娇小聪慧,性格偏内向,见人很怕羞。父母都是下岗工人,父亲做点手艺活,母亲靠打零工,日子清贫确很踏实。
聂迎春,中共党员,副主任护师,现为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一科护士长。工作24年来,聂迎春一直以高度的责任心、耐心、细心和爱心守护精神病患者。由于工作表现突出,她先后被授予“院优秀护士”、“市优秀护士”、“市瓷都晚报最美护士”、“院护理技能优胜者一等奖”、“市优秀共产党员”等荣誉称号。
江媛媛,中共党员,主管护师,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手术室护士长。她是防盲工作先锋,是手术室的“家长”,更是患者的守护“天使”。江媛媛在同事眼里是个“全能”的“女汉子”。搬运病人、修理设备、打扫术间、清洗器械都不在话下。江媛媛常跟年轻护士们说,只要心怀暖阳,手术室里再冰冷的器械也会饱含温度。
王建宁,主任护师,硕士生导师,现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、护理教研室主任。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热忱献身的服务精神,成就了王建宁扎实的理论功底、精湛的技术、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作风。工作35年来,王建宁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热忱,“以病人为中心”履职尽责,把青春和汗水都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护理事业。
她爱岗敬业,本着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致力于护理工作,处处以身作则,注重转变护理理念,增强主动服务意识,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。她,就是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分泌科护士长杨霞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,多年来先后荣获了“江西省杰出护理工作者”、“萍乡市优秀盟员”、医院“先进工作者”等多个荣誉称号。
刘青,主管护师,风湿免疫科护士长。1998年毕业分配至江西省儿童医院,先后在心血管内科、呼吸、消化、内分泌科等从事儿科护理工作。刘青参加工作二十一年整,无论在哪个岗位,都以饱满的热情认真、快乐地工作着。成为科室骨干后,一直坚守在科室护理难度最大、工作强度和风险最突出的抢救室岗位。
黄丽君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已十七年,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一线岗位上踏踏实实,兢兢业业。作为科室护士长,黄丽君不断地完善科室各项工作,做好病房管理工作和临床教学工作,科室受到实习生和进修生的高度评价。黄丽君关注患者心声,注重患者感受,把患者当亲人。她说:“患者对我的一句鼓励,一句赞美比任何荣誉都重要。”
她,脸上始终挂着阳光笑容;她,置管技术熟练,抬手低头之间,不过30分钟就已将一根导管放置到位;她,素衣淡雅,即使不施粉黛也总有一番与众不同的美,她就是美丽天使——范彬。范彬从事一线临床护理工作已有23个春秋。自头戴燕尾帽那天起,她就成为了一名视病人如亲人、常思病人之所思的爱心护士。
李密,女,中共预备党员,1983年12月出生,本科学历,2004年参加工作,现为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的一名普通临床护士。李密多次参与危急重患者抢救和突发事件救护工作,并带领科室护士学习新知识、新技术,开展新业务,解决了本科护理业务上的一些疑难问题,获得了领导、同事、病友的一致好评。
“要让村民开心起来,要让村子漂亮起来,要让大家生活富裕起来。”
她坚持进百家门,解百家难,暖百家心,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“我们的好书记”。
她是社区有名的“工作狂”,“5+2”、“白+黑”是她的工作常态。
他通过调解,把矛盾控制在萌芽之中,问题也得到妥善处理。
他热心为民办事,赢得了群众的信任、支持和广泛赞誉。
他是一名优秀的退役军人,所在村是个无农业城中村,也是经济强村。
他热心社区工作,为了社区,已近不惑之年尚待组建自己的小家庭。
他大学毕业,即选聘为大学生村官,现虽已任镇党委委员、人武部长,然仍兼职村党总支书记。
“党组织信任我,我就要把工作做好。”她牢牢把这句话记在心里,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工作热情。
他是一位现年逾花甲的老人,多年前曾担任过乡镇长,后辞职下海经商办企业获得成功。
“帮困难家庭办理低保,调解邻里纠纷,为孤寡老人送去我们的关心和问候……
30年如一日,把全部的精力用于村里的事业中,用自已的实际行动一步一步践行着自已的诺言。
他函授本科学历,从事村社区工作10余年,非常了解村情民意,群众基础好,工作尽心尽责。
她爱岗敬业,一心为民;重视社区党建工作,注重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。
她是省十二届政协委员,坚守社区平凡岗位30载,把自己的美好青春献给了社区。
他见识广,思路活,但甘愿放弃经商致富的机会,2012年回村担任“领头羊”,真心实意建设家乡。
她热爱社区工作,本可当一名人民教师,然而她选择了社区工作,已在社区默默奉献18年。
她到社区工作前,从事过多项工作,阅历丰富,思想活跃,个人素质高。
她是年轻的村支书兼主任,也是本次农村社区唯一的女性候选人,至今已在村委任职17年。
她在平凡岗位上的出色表现,得到社区居民普遍点赞和赞赏,2018年当选为江西省人大代表。
29年的坚守,为乡村带来光明和力量
她是带来歌声与微笑的百灵鸟
镇里文化活动红火,与她的努力分不开
服务农村文化永远在路上
“红色灵魂”的追梦人
浇花要浇根,育人要育心
投身公益事业的宣传文化员
搭建文化舞台,倾全力保护非遗传承
追求“文化梦”,保护白舍古村落文化
阵地建起来,服务提上去,文化传承好
“砖头书记”的“花田梦”
创新推行了“321”社区文化宣讲工作法
城南社区的“大管家”
三十年如一日,点燃自己,照亮百姓
把村委会当家的文化人
社区文化建设的“带头人”
“伶俐”村民的好“邻里”
立足“小舞台”成就“大梦想”
孝老敬亲扶贫困的模范
一辆简易“农民宣传车”,义务宣传30年
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8-2020 JXNTV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
赣ICP备12001566号-4 |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70004号 | 网络视听许可证1410592号